9/21/2015

考試和讀書和成績

有某些事情是放諸四海「大部份」皆準的,比方說:如果沒有考試,學生不會主動讀書。這件事在大學部的學生身上又特別明顯。當然還是有人很認真、但我也不能丟下那些「比較不主動」的學生不管。所以考試和作業變成是必須的,為了讓學生讀書複習、才能接得上後續的課程內容。

每個學期初,我都會要求學生寫下「你/妳對本課程的期望」。第一次這麼做時,在某個大學部的班級,看到大部份人都寫「拿 A」或是「通過這門課」。所以後來我都會加上一句:「除了拿個滿意的成績之外,你/妳對這門課有什麼期望?」

說實在的,我很害怕那種對成績斤斤計較的學生,連作業少一個一分兩分都要找我討論半天,更別說是考試後就垮著臉來問我:「怎麼辦?我還能拿 A 嗎?」這種學生一向也都不接受我所說的「學到的東西比較重要,你/妳未來的雇主根本不會看成績單、不管員工在大學時的學業平均分數」這種話 。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孩子啊,人生不是只有成績重要。成績只要努力就會好,人世間還有很多事,是努力了也不一定見得到好結果的。所以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擔任正式大學教員第一個學期的時候,當時的系主任 A 曾經跟我說:「成績不能給得太好,全班的平均分數應低於 xxx..」當時我真是「驚呆」了。他的理由是:這樣學生之間才不會流傳「This is an easy class」這種口碑。可是如果我教得好、他們學得輕鬆,這又有何不可?我又不是毫無原則的一率給高分!為什麼不能照學生真正的表現給分、而出現「應低於」這種事?

我從這件事情學到的是:原來在乎成績高低的並不是只有學生而已。幸好後來副院長和其它資深同事向我保証沒有這種事,要我仍然合理給分就可以。(難怪 A 當時只敢口頭對我說、不敢寫在檢討報告或任何文件裡。哼哼。)

不管是學生或是教員,對於「成績」應該重視的「公平與否 (faireness) 」吧,而不是單純看數字或符號。公平的話氣努力的人就應該得到適當的結果,不應該因為任何外在的條件而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則是不努力的人就不值得拿到好成績,這樣才有鑑別度吧。

以上,是第二十九天的雜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