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2007

艾瑞克.拉森 (Erik Larson)《白城魔鬼》

小心藍眼睛



如果以小說的標準來看待這本書,那麼可能會有部份讀者覺得「太扯了!警察怎麼可能沒注意到那個腳印..」諸如此類,或是覺得細節太多、過於寫實。我想提醒讀者,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小說,它在2003年獲得的獎項是「愛倫坡獎(Edgar Awards)最佳犯罪實錄」、入圍決選的是「國家書卷獎非文學類」。請記得,它是真實發生的事件,然而不可思議得讓人覺得比小說還更曲折離奇。

而以紀錄文學來看,作者善用了他曾任記者的能力,把事情重新梳理、描述得十分引人入勝。以《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善惡花園》、《The City of Falling Angels天使墜落的城市》聞名的作者約翰.伯蘭特(John Berendt),被譽為創造了「Faction」這個名詞。Faction指的是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真實的歷史事件為本,以小說式敘事筆法寫成的文學作品。我想本書也可以歸類為一本傑出的Faction作品。

是否世紀末總是那樣充滿不確定性、未來晦暗不明,而讓人心也浮動不已。期待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激動,沸騰喧囂。

十九世紀末的歐美各大城輪流舉辦博覽會,利用這樣的機會打響城市的名聲、展現實力(包括「世界第一」的高度競賽),也興築城市的主體建設、完成硬體的都市計畫,造就城市的資產。這次博覽會,除了完成芝加哥市早期的建築,也影響了後來的人民生活和這個城市的定位,從愛迪生(Thomas Edison))和泰斯拉(Nikola Tesla)的直流電、交流電之爭,到第一次的國際數學會議舉行,甚至是拉鍊的首次面世。

1893年的芝加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也成就了一些懂得把握機會的人物,這個即將跨入下個紀元的時代,充滿野心、吸附不安的人心。殺人魔賀姆斯一路招搖撞騙,羅織無數謊言,為什麼其它人還是相信他?要在短時間內之內改造芝加哥市、舉辦世界博覽會,除了工程和設計之外,還有更多「人」的因素、組織和團體介入的角力,為什麼建築師伯漢仍堅信他一定可以完成這項挑戰?一個是建築師、另一個是連續殺人魔,兩雙迷人藍眼睛背後都存在堅定的意志,因而具有特殊的魔力。

本書上市之後,創造了一些紀錄:除了獲得愛倫坡獎--最佳犯罪實錄之外,上市後在平裝版的排行榜上盤踞了兩年以上,它的暢銷也讓芝加哥建築協會(Chicago Architectural Foundation)也根據此書設計了行程(當然,我相信是著重在建築師故事那一塊)。這個匪夷所思的故事當然也逃不開好萊塢的注意,而引起另外兩雙藍眼睛的注目。據中央社報導,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都看上了這個故事,而各自著手籌拍。也讓人不由自主在閱讀時一面想像,到底是李奧納多比較適合扮演呢?或是強尼.戴普(Johnny Dep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