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2008

Day11(0827)--清淡食物

這是第十一天,美國時間8/26,台灣時間8/27。在進入正題之前,要來說一下不相關的事:我看到 blog 的月曆上出現一整行都有底線的日期,還真是不習慣。沒想到我真的連續發表文章,進入第十一天了。

今天晚上和 Joyce 相約到 Koko Kitchen 晚餐。這是一家日式的簡單飯館,賣咖哩飯、烏龍麵、拉麵,要吃得高檔一點,也有壽司吧台;我每次來這裡都是吃咖哩/豬排飯或是烏龍麵,價格大約是 7~9 美金一份(依份量大小而不同,共有三種尺寸)。

一般人對「日本料理」的印象都是比較清爽,我也覺得這是一種錯誤的印象;壽司、沙拉和高麗菜絲是清爽,但拉麵和炸豬排可一點也不清爽啊。今天我和 Joyce 吃豬排飯、Lan 吃味噌雞肉烏龍麵,味道都蠻重的,甚至有一點點偏鹹。這家店是一位日本阿嬤開的,理論上應該味道很道地才對,怎麼開久了也漸漸向美國人的重口味靠近了嗎?還是日本口味本來就這樣?或許我拿台灣口味來是不對的。但是大體上這還算是一家好吃的店,而且 C/P 值挺高的。

一個人吃東西的口味重不重,應該和成長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吧。所以常見到一家都是胖子、或是一家都高血壓(嗚嗚),除了基因的影響,更重要的應該是這個家庭的飲食習慣。我開始會吃得清淡是受舅媽的影響,從高中開始,總覺得常常聽到舅媽說要減肥,她煮的菜也都少油少鹽,走健康路線的。但對我來講,舅媽的菜還是很好吃啊,常常一不小心就又吃太多了 線

瞎吃封面(我買到的版本封面長得不一樣耶,沒想到這種書也會改版換封面。)

這和我最近在看一本書《瞎吃》 講的內容相同:人常常在吃的方面做一些無關意識的決策,例如看到「低熱量」的食物,大部份人會吃下比平常更多的份量,結果吞下肚的熱量反而更多。作者做了 許多行為實驗,說明大部份人都是依靠外界的各種訊息、暗示線索在決定自己要吃多少、吃多快,而不是依靠自己身體的飽足程度做決定。

比起其它女星名人出版的減肥密笈,這本書更對我的胃口。作者是一名「食物心理學家」(這個頭銜蠻酷的),大概是因為他的說理清楚,並且加上許多實徵研究結果,所以對我來說非常有說服力。其實我覺得它比較像一本科普書,蠻有趣的科普書,而不像是減肥教戰手冊。


2 則留言:

  1. forgot to tell you...lovely coffee & pastry
    《Cocoa Caffe》
    282 E 900 S
    Salt Lake City, UT 84111
    (801) 364-3332

    回覆刪除
  2. Oh.. I read your blog about this. Plan to go there someda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