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大學之前,我對資訊科技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所以大一那年對我來說,簡直像是見識到了一個美麗新世界一樣,我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透過自己寫的程式看 到螢幕上印出九九乘法表時的感動。我在大學四年的教育中學會了如何分析需求、建構系統,也學會如何分析資訊科技對個人及企業的影響;我成為一個資訊科技的 崇拜者,也堅信「資訊科技是為了幫助人類生活得更好」,而我們資管人的使命是「幫助人們善用資訊科技而生活得更好」。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懷抱著這樣的信 念,在選擇第一份工作、選擇轉職時,我都會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這個想法,而這樣的中心思想總能幫助我不致有過多的掙扎和舉棋不定。
2XXX 年 4月,我正準備要從碩士班畢業、 投入職場,當時我也和所有其它的資管人一樣,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我想做什麼樣的工作?」然後又問了一個問題:「我能做什麼樣的工作?」這兩個問題分別代表是供需兩方,我明白自己要在其中找到平衡點,才能找到一份「有意思」的工作。對我來說,「有意思」代表的是我能學到東西、而我對公司也有相當的貢獻。我有不少同學選擇了「到金融業或電子業做 MIS 」這條路,我在求職時也面談了幾份這類的工作,但是當時面談的工作對於「未來的發展和升遷途徑」說明並不明確,讓我心生遲疑。後來我轉向「軟體公司」方 向,希望可以有機會在實務界驗證老師所教的開發及管理方法;很幸運地,我順利加入開發網路應用軟體的 eLand Technologies,這家公司的業務範圍包含兩大部份,一是承接大型網站或企業資訊系統專案,二則是自行開發軟體產品。我從研發部的產品規劃、系統分析師做起、轉任行銷部行銷企劃、而後擔任產品經理,負責「企業知識管理系統」和「電子帳單」兩項產品線。
當時在求職時,很多人都會建議我要找大企業,因為制度建全、工作較穩定等等理由,但我卻選擇了一家創業初期的小公司。在小公司工作的好處之一,就是在人力調派上比較彈性,我因而有幸在其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也許是在大型企業任職所無法獲得的好處吧。例如,在專業部門人力吃緊時,我可以透過主動爭取而獲得加入專案部門支援的機會,在專案中負責系統分析與資料庫規劃的工作,讓我能有這些難得的機會去深入了解這些成功企業的營運流程和管理方法。又如我可以從研發部申請轉職行銷部, 而後昇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有機會參與完整的產品開發與上市流程:從研讀國內外研究報告分析市場、與客戶面對面收集需求,到產品設計、開發專案管理、成本控制、測試及品管、行銷計畫與執行等;當時不免覺得辛苦,但在其中所獲得成就感也是筆墨所難以形容的。後來這套產品獲得資策會所舉辦「 IT Best Choice 」票選中「知識管理類產品」第一名的殊榮,這是與所有同事團隊合作所獲得的成就,我也感到與有榮焉。
當然在小公司工作並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儘管公司董事長非常注意員工福利、也時常與我們分享公司經營狀況來穩定人心,但我還是常常會被問到:「公司會不會倒啊?」(為了要說服客戶,我當年可是把公司的資本額和年營業額等資料倒背如流),而企業宗旨也難免會隨著時間和市場競爭態勢而有所改變,這是讓我略感困擾的地方。
工作了四年四個月之後,我獲得一個難得的機會,被邀請加入網路書店工作。坦白說我當時曾經短暫猶豫,因為這家公司投入網路事業較晚,市場上又早有另一家網路書店居於遙遙領先的地位,我不免會懷疑自己在這個時候投入戰場到底會不會只是成為炮灰?但後來為了能親身體驗、瞭解「B to C 電子商務」的流程與運作,也想參與傳統零售業開發網路市場的過程,我也就毅然決定加入「誠三個口網路書店」,負責商品行銷團隊,也兼任專案企劃的工作。要踏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其實需要不少勇氣,我也曾被「在書界浸淫多年」的同事認為我只是個「莫名其妙空降而來的門外菜鳥」,但我以厚臉皮的敢問敢學態度克服了這些障礙,而終能獲得同事們的認同。
如我前面所述,因為加入戰局較晚、加上公司的經營重心仍然放在傳統通路上,所以在誠三個口任職期間難免遭遇到不少的挫折和感覺力不從心的時候,但是我也在這份工作中培養許多重要的能力和習慣。例如懂得精算成本和利潤(這是零售業最重要的事,連幾塊錢都一定要計較!),操作任何行銷案和設計網站功能時一定要仔細思考客戶的興趣和需求,而不能只求自己一時的高興(喜歡看書、和很會賣書,真的是兩回事),凡事要有數據支持、每個案子都要有檢討,而不能一切只靠猜測和蠻力(苦勞絕對不等於功勞)。這些都是很基本的事,但在公司嚴謹的管理和要求之下,我更能深刻了解並且落實這些原則。
另外,這也是我第一次把自已放在「用戶端」的角色上,也許以前會不明白為何用戶需求會一改再改、但現在瞭解是為了要回應變化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許以前會不明白為什麼使用者會對操作介面斤斤計較,現在則瞭解一個難用的系統會讓使用者多麼抗拒使用。以前讀個案、看新聞時,常常不懂為什麼某家公司的運作流程怎麼會如此沒有效率,現在則明白一個複雜的流程背後會存在許多折衝和妥協,只是為了在各部門不同的利益上取得平衡點。諸如此類的點點滴滴,都讓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和眼界侷限。
有一則成語是「野人獻曝」,我常常覺得自己可能就是那個鄉下農夫。我常常急著告訴別人什麼系統有多麼好用、什麼軟體可以幫我很快做完什麼事、什麼網站上資訊很多等等。雖然我媽媽學會了用 Skype 和我講話,但是我身邊仍然有很多朋友仍然不願意在網路上購物、也不相信有人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仍然堅信「資管人的使命是幫助人們善用資訊 科技而生活得更好」,所以我希望以科學的方法去瞭解資訊科技與人的關係,而後才能幫助人們善用資訊科技。所以在誠三個口工作兩年八個月之後,我決定離開台灣來到美國求學,因為有了幾年的工作經驗,這次重新回到學校,在讀到許多理論或個案、或網路時代的現象時,都格外地有感觸,獲益良多。來到國外之後,才發現我 自己過去太少去思考全球競爭的問題(即使是在第一份工作時曾經將我們的套裝軟體外銷到日本,但不算真的是踏入全球市場),我們都知道「世界是平的」,但是不是真的就會努力去培養國際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其實有很多事的判斷,放大視野來看之後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我現在對自己的期許是,可以多讀多學多想多注意全球動態,讓自己更有國際觀。 (這裡補充一點分享:我建議大家可以多看國外的新聞,不要看台灣的新聞。)
不知道現在的學弟妹還會不會對「資管人能做什麼工作」心懷困惑。其實我在現在的學校中,也常遇到其它科系的人問我怎麼定位「資管」這個領域,他們總覺得資管好像是 Marketing, Management, Computer Science 都摻雜一點的不良份子。我個人的淺見是:我們注重的是促進資訊科技的應用、帶來更好的未來(帶來生活便利或企業競爭力),而不只是強調系統本身不斷研發和改良。
現在有時候還常會想到大三那年力拼「資料結構」和「檔案結構」時的咬牙切齒,還有大四時完成人生第一個專案「畢業專題」時的成就感。回頭看我過去在中央資管受到六年的教育,一直都對老師們充滿感謝。技術和管理雙管齊下的訓練讓我在與技術人員、或管理階層溝通時都能清楚表達、暢言無礙;師長們給予我們邏輯方面的訓練,也讓我們學會獨立思考,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比較好奇的是,發生什麼事,讓妳這樣有感而發 @@?
回覆刪除第一次大學聯考完後,完全不知道要讀啥,就電機機械資工這樣三個科系一路按學校填下去,第二次大學聯考完後,覺得自己很喜歡寫程式,所以就資工資管資科一路按學校填下去。
大學五年來(連逢甲那年也算的話),我一直很混,當然也有幾門課蠻感興趣,從頭到尾很認真上完的,像是大二的歷史課跟去旁聽的國標課......
畢了業當完兵,打開104 履歷表,誰打來找我面試我就傻傻地去,什麼也沒準備,結果頭一次去的公司第一關是筆試,整張考卷都很陌生,看完五分鐘我直接把考卷交給櫃台小姐,然後紅著臉走掉。
後來的第一份工作,是面試了第四家的公司,那時比較有點經驗,講話什麼的也比較清楚,不過,我覺得我只是靠著學校名稱才進去的,老闆也應該看得出來我啥都不懂。所以進公司後,我死命學猛力k ,不想讓人瞧不起....
長這麼大,其實我一直很感謝,我媽生給我一個聰明的腦袋。 @@
這是寫給系友報的文章啦
回覆刪除有人這麼大聲稱讚自己聰明的喔?
ㄟ...系友報原來是要用中文寫的喔
回覆刪除我還以為是這裡的
我只會在比我聰明的人面前大聲說自己很聰明。
回覆刪除這樣會不會太狗腿?
Joyce: 已畢業才叫系友啊。這邊 IS 人那麼少,不用什麼報的啦!
回覆刪除ral: 有一點..
已畢業才叫系友喔...現在我了解了
回覆刪除能稱讚自己聰明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啊... :P
回覆刪除好一陣子沒來,就多好多文章要補讀....
回覆刪除雖然我一直唸的都是資訊相關科系,不過對於太現代化的資訊產品還是不習慣使用。比方說我最近學會了用 酒精軟體 做虛擬光碟的動作,很神奇吧!因為以前沒有這個需求嘛~
skype 因為下週要跟遠在嘉義的一位教授進行音訊會議 (視訊我還不知道要怎麼弄),昨天才開始灌這軟體來試用....
人總是很習慣的用自己熟悉的方式生活,最近買了台筆電 (當然是公費出),預設 VISTA實在不會用,最后還是轉回 XP 了,但是為了找那些原廠沒提供的 driver,還是每天在 google 看人家怎麼解決這問題,就這樣弄了一個禮拜。而 VISTA "實在不會用" 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只是因為我熟悉的漢音輸入法不能使用,就這麼簡單....
說來說去沒什麼重點,其實我只是要表達出,雖然自己唸資訊相關的東西,不過我對電腦應用軟體的熟悉程度,還真的是不如時下的國中、國小學童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