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2008

Shared Taste

我應該是在以前的文章就有提到過,我覺得兩個人有一樣的味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為什麼這件事有這麼難呢?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養成的飲食習慣自然會不同;特別是人常會因為某些奇奇怪怪的不同原因而形成某些「怪癖」,來自兩個不同家庭的人有相同的味覺,堪稱奇蹟。

以前遇到不吃芝麻的人,而且不只一個人,才覺得很妙。我說:芝麻沒啥味道啊,除非特地去嚼它。但不愛吃的人自然吃得到那個味道。去麥當勞只能吃麥香魚。

姨丈和我爸一樣,都不愛喝勾芡的羹湯。而我們這幾個孩子就學到了媽媽的口味,特愛吃肉羹湯之類的食物,還要加上厚厚的黑醋。每次家裡煮羹湯時,就要特別先盛出一碗清湯,另行處理。姨丈和爸還有另一個共通點,就是只愛吃米飯,不愛米粉和麵,簡直是到了一種無飯不歡的地步(據說姨丈連點了牛排都還想問餐廳能不能附白飯),而我們這些孩子們又再次學到媽媽們的口味,愛吃炒米粉、炒麵、湯麵、湯米粉等等。所以煮婦難為。

Spa小眼不吃大蒜時,心中油然浮出同情之意。很多菜不用大蒜爆香會覺得「少了一味」,所以我自己想像, Spa 大概要常常昧著自己的美味之心煮出自己不習慣的味道,真辛苦。相較之下,不吃芝麻的人其實還挺好打發的。

大哥因為小時候有陰影,所以不吃生魚片之外的魚類食品,所以大家去海鮮餐廳時他就慘了,只能吃炒飯配青菜和桌上的花生米。不知道大嫂怎麼處理這個情況的,難道她也開始不吃魚嗎?

有一次和 Lan 煮完晚餐之後,他突然說:「要是被媽媽知道我們這樣吃,大概會覺得我們在亂搞吧。」我們從來不像一般家庭要煮幾菜一湯的,最常做的就是一大鍋湯麵加菜加肉、或是一鍋豆腐湯加菜加蛋,再配上麵包、或是炒餅加菜加蛋加肉、或是滷雞腿加上蔬菜和麵、焙果夾肉夾菜夾起司,諸如此類。幸好兩個人也都覺得挺好吃的,而且又兼顧各種營養,沒什麼不滿意的。

但其實我們兩個並不是完全口味相同的。我不吃的東西大部份來自於我自己的心理障礙,各種皮類不吃,因為腦中會不由自主浮現「雞皮疙瘩」的影像,已經被很多人說過:「吼!最好吃就是那個皮的部份。」但我就是沒有辦法;更何況皮還有一種皮脂味道,我也受不了(但其實很多人愛吃雞屁股就是愛那種皮脂味,well... I don't know..)。另外一個是巧克力粉,或是各種粉類的東西,我單是用眼睛看,就覺得粉會黏在我的口腔及喉嚨的粘膜上,簡直要噎住。所以每次看到 Lan 讓整團巧克力粉浮在熱水上、或是加可可粉在優格裡吃,我就覺得呼吸困難。

我嗜辣,也是繼承媽媽的口味而來。但是 Lan 只吃某些種類的辣,吃錯了太強烈刺的辣會鬧肚子痛。剛到美國時,我有一次請他吃我最愛的白麵拌辣椒醋,對他來講應該是一大酷刑吧,後來也就沒有吃完。Lan 有一種很厲害的能力,會在大家都說「這魚肉沒刺」時吃到魚刺,所以他對魚類的態度比較保守,不像我是魚類狂熱者。 Lan 很愛吃玉米醬罐頭,可以直接單吃;而我愛的是玉米粒罐頭,就覺得玉米醬糊糊的,感覺上就很不好吃。

怪了,怎麼講到後來好像是我比較難搞的樣子?

2 則留言:

  1. 話說跟小眼交往時
    完全不知道他不愛蒜頭味
    直到去他家吃飯
    發現他們家的青菜最少有兩盤以上
    一盤有蒜一盤清炒
    我當時也不以為意
    直到來美國
    自己動手做飯
    才知道...小眼不愛蒜頭+青菜
    剛開始我很不習慣
    但久而久之
    竟然也覺得
    青菜用橄欖油清炒
    也挺香的
    呵呵~~~

    回覆刪除
  2. 我媽都不管我們各別愛不愛吃...全部統一...還為了不要誰吃多吃少,菜一煮完先分盤
    我不敢吃蒜...但不介意菜裡面有加,只是我不會去夾它而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