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2009

打電動

我對電動沒什麼研究,也沒什麼熱情,只有某些對的時空之下才會投入其中。像是小時候家裡買的第一任天堂紅白機,把超級瑪莉玩得滾瓜爛熟其實只是為了和哥哥們搶電動;碩士班時和同學們連線打 AOE/AOK 只是想要成為團體的一份子;想要玩 Sonic 只是曾經在二哥的 Saturn 上玩過,似乎是最簡單、我可以堪堪應付的電視遊戲;玩過早期的 RPG ,是為了要渡過初入社會時一個人獨居的寂寞孤單。

幾次看著 Lan 玩賽車遊戲,我也曾試著玩過,無奈我和搖桿處不太來,老是像醉鬼在開車一樣東倒西歪,最後總是放棄,在 Lan 遊戲的規律引擎聲中睡去。和 Lan 一起玩雙人的 LEGO (LEGO Batman、LEDO 印第安納瓊斯、LEGO Star War) 遊戲時,對這些遊戲我總是立體視感不足,走著走著就跌下山谷/ 河流/ 大樓(好一個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遊戲主角也常被我操控的助手誤傷,血流成河、慘不忍睹。自己玩呢?沒兩下就遇到不知道怎麼解的關卡,就開始把搖桿塞給 Lan ,要他幫我過關。

這到底算哪門子的玩電動啊?color linez

facebook 上有很多小遊戲,經營類的,玩一陣子也膩了。要說最玩不膩,我們一家都愛玩的,大概只有 Color Linez 和 寶石方塊了吧,越是簡單的遊戲越是玩不膩。

另外一個我很喜歡的小遊戲是 Diner Dash,遊戲內容也非常簡單,就是操作遊戲主角在餐廳裡幫客人帶位、點菜、上菜、結帳和清理桌面,要想辦法把如潮水般湧入的客人照顧的服服貼貼的,才能賺取高額的小費。

可能是我的大腦構造太簡單,所以真的玩不來太複雜的東西吧 蒜。之前說過我不曾為了打電動而熬夜,這下子原因就明朗了吧,就是不會玩嘛!

這次參加的 ICIS 研討會中聽了兩篇和 Second Life 有關的 paper,講的都是人是否會把自己的人格投射到遊戲中的 Avatar 上面(這個 Avatar 不是最火紅的電影 Avatar 啦!但我不知道它應該怎麼翻譯成中文,就是人在遊戲中設立的虛擬人物,可以穿衣打扮、可以買房購物…)。這兩篇 paper 的論點都是說人會把自己的性格和購物決策方法複製到 Avatar 身上,我倒是覺得人會把自己真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或是被壓制的潛意識放到 Avatar 身上。

以後在討論人的「自性 (self)」時,除了什麼本我、自我、超我,可能還得再加上 Avatar-self 了。不曉得欸,這類的研究很難做。

從遊戲扯到作研究,嗯,這是不是代表我又更加投入我的工作了? XD

3 則留言:

  1. 其實妳是想把玩遊戲而沒寫論文合理化而已吧... XD
    ---玩遊戲是體驗研究結果的方式... 哈哈(皮癢)

    回覆刪除
  2. Avatar 的原意來自印度神化,是指神祇在人間的化身
    遊戲引用的意思跟電影其實差不多...
    好像不少人都拿 second life 來做研究
    先前也看過跟 second life 有關的 :P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