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2010

D19:煎包

前兩天老友來回應 ,說是怎麼沒寫到煎包哩?對他來說,那才是代表通霄的鄉愁味道。他說的其實沒有錯。如果上網查通霄有什麼「美食」或有代表性的食品,通常十個有九個會提到媽祖廟口的煎包。

和別的地方的厚皮水煎包不一樣,通霄煎包的特色是皮又薄又酥脆,可是又帶有軟 Q 的咬勁,整顆幾乎都是餡,而且呈三角立體形狀,每一面都會煎到焦黃香酥;內餡也很不一樣,滿到要爆出來的韭菜加粉絲、還有一點點豬肉末,加胡椒粉調味。我從小吃到大那家,會用一種長長尖嘴的調味料罐,直接把甜辣醬擠到煎包的肚子裡,吃起來又香又辣,超級過癮!

如果一次買多顆一點,老闆不方便一顆一顆地幫我們灌甜辣醬,就會隨袋附贈小塑膠袋打結綁好的甜辣醬,讓我們帶回家自己加。怎麼加?倒在碗裡沾就遜掉了!我二哥發明的方式是不打開袋口的結,直接從下面的角角剪/咬開一小個洞,然後就可以直接整袋拿起來當擠花袋使用:(1) 左手拿好煎包,(2) 把煎包咬開一個洞,(3) 右手拿著甜辣醬擠花袋,慢慢把醬擠進煎包的肚子裡,(4) 大口享用!(p.s.) 小心不要燙到了。

現在到通霄廟口,可以看到三個不同的攤子在賣煎包,其中邱家水煎包才是我從小吃的老攤子(應該問老通霄人,都會答「邱家」的吧),我可是從一顆 4 元吃到現在一顆 13 元哩!(不知道是否又漲價了。)只是以前他們在人家走廊下擺攤,現在則是移到隔一條街的小小店面了,製作的人也從老爸老媽換成兒子了(不過兒子長得和老闆真是很像,簡直就是我小時候看到的老闆長相)。

以前邱家煎包生意好得要命,每次都要等兩鍋之後才輪得到,可惜換了地點之後,生意被其它兩家分散了。也有人說是兒子手藝不如老爸,也許需要多一點時間磨練吧。

這三家賣煎包的攤子裡,最醒目的是媽祖廟正對面的王家,但其實他們最好吃的其實應該是蛋餅(皮和醬很特別),煎包倒不是最 authentic 的,可是因為地點好,所以生意也最興旺。

說起來,「從小吃到大的街巷食物」這回事還蠻奇妙的,是一種習慣、帶著回憶,和一種自詡「老鄉才知道」的驕傲感。有時候外地人來嘗,還不見得喜歡(我就聽過別人嫌通霄煎包太油)。特別是「人人都是美食家」的部落格時代,太多人吃了什麼東西就一定要批評一下,似乎才顯得自己「懂得吃」,常常讓我感覺是「為了批評而批評」了。

不過「吃」這一回事,除了味覺和嗅覺是主觀的,心情和感受更是主觀而且重大影響效用的。如果我可以用 13 元一顆煎包的代價買到味覺、嗅覺、心情、回憶等各方面的滿足,又何必去在乎別人怎麼說、怎麼寫呢?

欸,有機會早上到通霄的話,還是要去吃煎包的啦,應該是 95% 以上的人都會喜歡的!要早上喔,因為過午就收攤了嘿!

2 則留言:

  1. 我想我會懷念煎包,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還在唸書時,只要一回家鄉,早上醒來,爺爺就已經準備好煎包,讓我當早餐了,我真是一個受寵的小孩…現在,這也只能當成回憶了…

    回覆刪除
  2. 我最習慣吃的煎包
    是高麗菜水煎包
    而且是素的 不包肉
    後來吃到全肉的煎包
    一整個不習慣呢
    希望下次你我有機會同時在台灣
    我會一大早衝去通霄
    找你吃遍所有早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