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誕節之後的週一,學校仍然沒有上班,連圖書館都沒開,所以到商學院找了一間空教室用功。當然在家也可以用功,只是覺得在學校比較有 feel~。
校園關閉,但空調沒有關閉,一進建築物馬上感受到熱和乾燥的空氣撲面而來。每次這種時候都會覺得能源被浪費了。但是再認真想想,又覺得空調不能關掉,否則水道管線結冰了,恐怕要花費更多錢來修復。
回頭講這一天用功的目標,是要幫某期刊 review 稿件。沒想到,這份稿件的水準低過我的想像;這樣的內容恐怕連三流期刊都上不了,可是居然投到 A+ 的期刊來了,怎麼一回事?難道是因為這樣,所以資深的編輯教授大人才會把這稿件分配給我這小小博士生來寫回覆評論?
並沒有任何一項規定寫明「太爛的稿件請別寄來浪費大家的時間」,所以才會有人這麼…浪費大家的眼球。我不是毒舌,我講的是事實:每一次稿件被投稿之後會被分配給一位資深編輯大人、一位助理編輯大人,再發給二至三名 reviewer 審稿。 reviewer 要先仔細讀完文章之後,再「詳細撰寫」回覆的意見,包括優點、缺點,針對每一項缺點還要寫出建議改進方式,以我作 reviewer 的經驗來說,每一篇稿件約莫要花上一個工作天。助理編輯大人除了自己讀稿件之外,還要彙整這兩三位 reviewer 的意見,再把建議結果上傳給資深編輯;資深編輯最後才做成決定。
我作為一個 reviewer 通常都很認真,原因不外乎 (1) 在這些助理編輯大人心目中留下好口碑、好印象,因為這代表我的水準; (2) 將心比心,我也希望我的投稿可以得到 reviewer 最認真的對待,給我實用而不苛刻的意見。
這次 reviewer 的兩篇稿件,我幾乎在看完 abstract 之後就作出決定了,但該有的過程、該付出的時間還是省不了。所以才說不入流、不適合這個期刊的爛稿件是浪費大家的時間。還有打錯字、不符合稿件格式要求,我真懷疑作者有把這篇稿件認真地當作一回事嗎?如果他們不認真,那 reviewer 為何要這麼認真?
如果可以像投稿到報社 or 出版社一樣,不適用的直接丟進垃圾筒,不必回覆、不必處理,那該多好。只是這樣的黑箱程序又不符合學術界對「嚴謹」的定義。
不曉得助理編輯大人和資深編輯大人能不能定出什麼罰則,例如水準真的差太多的,要禁止該作者投稿三年之類的。哎,這當然不可能,只是我的一篇小小抱怨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