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017

充電

偶爾參加一下研討會 (Workshop),還是必要的。從日常的工作裡抽身、換個方式想事情、讓別人來担醒自己一些被雜事淹沒的想法。這次的研討會只有短短三個小時,但是過得很充實,完全沒有讓我想打瞌睡或想分心檢查一下 email ,也學到了不少實用的技巧。

  • 講師要我們好好地想像(越真實越好),如果有一天要領「終身成就獎」了,台上有一位和自己很親近的同事或朋友或家人,正在介紹自己這一生最值得讚許的成就,那會是什麼?你/妳希望別人怎麼形容你/妳呢?
    我的第一個念頭卻是:欸,我不想領這種獎耶,我是很低調的人。 或者說,我是怪人。
  • 講師又要我們寫下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要包括做什麼、對象、為什麼)。與會者裡有一半一下子就毫不猶豫地寫下來,另一半則是掙扎了半天還不知從何下筆。
    講師說,她每次主講的場子都是一樣的情況,沒有例外,一向都是兩種極端、沒有中間值。
    欸,為什麼?
  • 講師要我們練習寫願景 (Vision) 或目標 (Goal)時,越具體越好,而且一定要寫下來,讓那個想法更確實成形。因為這個動作本身就可以讓大腦產生化學物質,可以激勵自己去達成、實行這件事。但是那個句子要用現在式,不要用未來式。主詞必須是自己(不能包括別人),因為我們無法控制別人,所以目標應該是自己的狀態、自己做的事、自己完成的工作。
  • 坊間很多書在講「時間管理」,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題目。每個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就是一去不回頭,怎麼管?我們要學的其實是管理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 就算是自己擅長而且喜歡的事,做得過分了是會招來麻煩的。比方說,當一位好老師是一種難得的才能,但是在其它場合太過好為人師就會惹人討厭、甚至引起衝突。
    講師在講這個故事時,突然發現很多與會者露出尷尬的笑容。
她上課很風趣,也組織得很好;除了一開始的大方向之外,也分享了很多每天日常生活用得到的技巧。可是在結束後,我忍不住要想:「會不會有人上完這個研討會,就決定辭職去做別的事了啊?」是說這樣也沒什麼不好,能認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擅長做的事,什麼時候都不嫌太晚。

話說回來,三個小時的研討會是我最喜歡的長度。太長了會讓人不想參加(因為辦公室裡有一堆事等著吶),太短了又抓不著癢處。很久沒有上到這麼好的研討會了,結束時我還特地去向主辦的同事道謝(雖然我也可以默默在心中感謝,但還是希望可以明確地讓她知道她做了一件讓人感謝的好事)。總之,收獲很多,很開心。

1 則留言:

  1. 您好! 抱歉我無意見看到您2009年的文章提到火雞培根,我想購買此商品 請問何處可以購買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