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2017

立場不同

這兩天看到一位很喜歡的譯者轉貼了皇冠出版社社長的一篇公開信,給瓊瑤女士的,我才知道他們一家人的家務事鬧得風風雨雨。翻了好幾篇雙方各自的說法之後,身為外人的我看來,覺得雙方都沒有對錯。不贊成用鼻胃管的,是覺得反正病人不會再好轉了,所以只是白白受苦,失智當然是不可逆的、也不會因為裝了鼻胃管就會恢復;贊成使用鼻胃管的,則覺得病人並沒有到病危的程度,當然要儘可能醫治。

這種困境,應該不只是發生在他們這一家人的身上吧。醫藥科技進步、平均壽命增長,未來這種須要長期照護的長者只會越來越多,老年失智的人口不斷上升。對於經濟足夠充裕的家庭自是可以聘用看護,那一般家庭怎麼辦?他們擔心的可能又是另外一種問題了。之前很多人討論過「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 但文件內容都是和急救、「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的情況,失智這種逐步緩慢惡化的情況並不包括在內。

在「誰都不知道怎樣才是最佳解」的情況下,雙方都沒有讓步的念頭;再加上把事情扯到公開的 Facebook 上,就更難收拾了。但其實雙方只是立場不同而已。

因為立場不同意見相左的例子,我近日也有一個親身經驗的例子。我自己和一位很多年沒見的大學同事透過網路溝通事情,因為我們有不同的人生經歷、看到和想到的事情都不相同,所以立場不同,我並不覺得這種事有什麼對錯可言;我認為我所想的、說的是正確的,但我也明白他為什麼覺得看了我的話很刺眼。我的意見是,中國人就是外國人,應對待中國人如同對待其它國家的人,無論是政府機關或是個人都是一樣的原則。他則是因為旅居在中國工作多年、也娶了中國人為妻,常常「被中國人說是台灣人、被台灣人當中國人」,所以覺得「外國人」這個詞特別尖銳。

民主社會的可貴,就是在於我們都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吧,我理解他的看法和感受,那也就夠了;我並不打算改變我的想法,我也沒打算非要說服他不可。立場不同,並不是多麼罪大惡極的事啊。這種歧異一樣是沒什麼解法的,幸好不必涉及生死這種大哉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