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2017

英文能力與考試

某位前同事現在是台灣某大學的副教授,看到他的貼文寫到學生要考多益到某個門檻值才能畢業(否則就算論文過關了也不能畢業)。我忍不住想到自己當年 GMAT 考得非常慘烈,一邊上班一邊掙扎著考試,很是痛苦;苦的不是「學英文」這件事,而是「考英文」。

我忍不住要想,如果是現在的我去考托福和 GMAT ,或甚至是多益,到底可以考到多少分呢?因為讀書和工作的關係,我自認英文比十年前好很多,對於日常用的英文(不是出現在教科書或是應考書籍上的)也越來越有掌握,對於美式英文的「語感」也信心不斷增長。儘管還是會有聽不懂的時候、也還是免不了要查字典,但是對自己的英文能力算是比十年前有信心。或許說,我知道現在自己可以在全英文的環境生活下去,所以很安心。

對於當年準備托福和 GMAT 的記憶已經模糊了,不確定當時的背的單字和句型有多實用(或多不實用),所以我還蠻想再去考一次 GMAT 測試一下自己。這些考試真的有鑑別能力嗎?這是我一直以來的疑問。

台灣的各大學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會要求畢業生(特別是碩博士生)參加英文考試,並且設定分數作為畢業門檻。不曉得這樣的規則是不是提昇了碩博士畢業生的英文程度呢?在台灣多益的網站上找到了一個列表註明各大學英文能力畢業門檻,範圍好廣,所以也不曉得到底這些門檻是高是低(抓頭)。

語言是一種久不用了就會生疏的工具,但是逼學生在某一段時間好好認真唸英文,應該是有某種程度的幫助吧?至少在剛畢業求職時可以有一些幫助(聽說現在台灣很多企業,特別是金融業,也會要求多益成績)。長期的效果就不曉得了,每個人的境遇相差太多,很難說到底派不派得上用場。

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說:「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are the limits of my mind. All I know is what I have words for. (我的語言界限就是我思考的界限。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我能用語言表達的)。」學習不同的語言,應該可以增加一個人思考範圍和方式吧。「語言影響文化、影響人思考的方式」這件事,在學術界也有很多不同的研究,無論是從語言學的角度或是認知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都有很多文獻;以這種角度來看,要求學生在畢業前考到某個多益分數的門檻,會幫助他們產生不同的思考邏輯嗎?那麼學習其它語言、或是重拾母語,應該也會有所幫助,所以似乎可以不必侷限在「英文」。

當然英文是世界上的主流,很多知識都是用英文表達的,要求學生學英文並不什麼壞事。我只是純粹好奇這件事的效益到底有多大、多長久、可以到達什麼程度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