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2017

超商店員

剛才打「超商」兩個字在標題時,突然想起一個問題:為什麼便利商店簡稱「超商」?所以這些全台灣密度最高的商店應該是超級商店,而不只是便利商店啊!

最近回來在露天拍賣、還有一些網路商店買了東西,因為不想在網路上輸入信用卡號碼,所以選擇了「超商取貨付款」。總覺得以前在超商取貨付款時店員只要從一個小小的櫃子裡就可以找出我的貨物,現在擴充成大櫃子、多個櫃子、甚至要放到裡面的倉庫去;這是不是表示使用這項服務的人變多了呢?

在不同時段去超商取貨時,都看到店員們忙得團團轉。要結帳、要煮咖啡、要協助客人使用多功能電腦機台、要完全取貨付款的交易、要代收繳費等等,聽說某個體系的便利商店還開始賣手搖茶了,還要再加上後面的進貨理貨打掃廁所等等非第一線工作。如果一次值班只有兩位店員,似乎都忙不太過來;自從超商的服務內容越來越多之後,常覺得店員們實在是太辛苦了,到底要花多少訓練時間才學得會所有的服務內容呢?

台灣人的生活便利是無庸置疑的。但是我常想,這些「便利」其實很大一部份都是建立在薪資和付出勞力不正成比的勞工身上。但是如果雇主要付出對等的薪資給店員,那麼勢必要在商品或服務上提昇價格,那客人願意支付對等的額外費用嗎?依照經濟學上的「供給與需求」原理,應該要以價制量,然後讓市場機制決定有多少人付出較高的價格來換得便利的服務。可是到底為什麼現在都是雇主以低價壓榨勞工、以獲得價格優勢與其它商店競爭?

真想請厲害的經濟學家們來好好研究一下台灣的社會,說不定可以寫成一篇什麼突破經濟學理論的「台灣慣老闆與政府體系交相賊之長期亂搞並養出一批慣客人族群的現象」。

我又在憤世嫉俗了。就此打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