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017

文件或廢紙

在剛買房子的時候,曾經被各式各樣的文件、單據、通知信弄得頭昏腦脹。為了避免自己漏失任何重要的文件,我拿了一個文件盒,把所有大大小小的文件通通往裡面放。如此一來,可以避免找不到文件、也很自然地把那些單據什麼的都依照時間排序好了(就是放進盒子裡的先後順序嘛),以後要翻找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如此這般,也三年多過去了。

週末趁著銀行的上班時間去處理了某些和房子相關的帳務問題。回來之後正要順手把單據再丟進盒子裡,發現它已經接近「滿出來」的狀態了,只好順勢整理了一下。這一回顧,才發現我留了太多根本一點也不重要的文件,只是當年無知、並不知道。

比方說,住戶管理委員會各式各樣的開會通知和會議紀錄,在線上就可以查得到,所以其實根本就不必留,更何況很多通知只是制式樣板,一點意義也沒有。又比方說,水、電、瓦斯、房貸的帳單,其實也都電子化了,其它寄來的文件根本只是屬於「宣導」性質,與我們這個房子的個別狀況根本無關,也不必保留。又比方說,房屋保險公司每年都會寄來保單和詳細的條文,過去幾年的就過去了,只要留下當期的這一份就可以。

又是如此這般,我清出了三分之二盒的紙張,單面空白又沒有折痕的紙張被我挑起來打算列印時可以使用、帶有隱私資訊的餵進碎紙器(AmazonBasics 的!)、其它的文件瞬間就被丟進準備回收的紙箱裡了。

從「重要文件」轉身變成「廢紙」,只是一個半小時的過程。

定義本身不變、紙張上印的內容也不變,是環境狀況 (Context) 改變了。總結來說,有些文件因為被電子化了,所以紙本變成廢紙;另一些文件則是當時很重要,但在時效過去之後,就變得一點價值也沒有了。我不禁想到,很多在職場上被取代、被淘汰的人,似乎也是歷經了相同的命運:被更新鮮年輕的肝新一代有新知識及技能的人才取代、或是自己腦袋裡的資訊過時了,只是人不能丟回收箱。文件印出來就不會變了,幸好人可以不斷進步和累積經驗。

話說回來,一口氣把一大疊廢紙丟到箱子裡還蠻有成就感的,心情非常愉悅。難怪會有些人迷上「丟東西」的快感,把家裡面徹底「斷捨離」到一種像是樣品屋一樣的境界。

另外一個感想則是:整理文件比整理舊衣服容易多了。我早就應該要整理一下衣物間,把過時或早就不穿的衣服淘汰一下,只是我仍然在逃避。希望不會等到某天衣物間快滿出來了才動手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