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017
2/27/2017
2/26/2017
2/25/2017
反駁長輩的意見
有時不免想檢討自己,為什麼會變成一個越來越鄉愿的人,特別是對長輩發表的意見,明明很想反駁的,卻又硬生生吞下來,當作沒看到就算了。因為反駁起來口氣很難控制(特別是透過網路),容易造成誤解。又覺得長輩心中已有定見,說了也改變不了什麼,只是徒然增加衝突而已。
2/24/2017
把蔬菜變麵條的刨絲器
老是想要減少澱粉的攝取,但是常又煮了值得配麵吃的醬汁、咖哩什麼的,所以一直在找「類似」麵條的蔬果作替代品。之前買得到義大利麵瓜(Spaghetti Squash) 時,直接用剝開的瓜絲取代麵條,味道十分有趣。只是現在季節過了,又要找別的東西代替。
2/23/2017
作業
在 Facebook 上看到友人講起兒子的作業。這位小學生的作業是一張圖畫,寒假作業的其中一項。但是這位有創意的小學生不想用畫的,而是想要做一個半立體的作品;作爸爸的人幫著收集材料、協助做完了,當時就在 Facebook 上寫著,不曉得老師會不會不接受。結果揭曉了,「老師無法接受不依照規定所繳交的作業,一張圖畫紙,就是要在上面畫上色彩。」「他辛苦跟我一起合作完成的作業,老師連看都沒看,就要求退回重做,且必須在第二天補交缺交的畫畫作業。」
2/22/2017
和同事吃午餐
去年新系主任上任之後,開始發展一項新的慣例,就是每週固定有兩天他邀大家一起去吃午餐,藉此增加同事之間在公事以外的交流。有幾位單身的同事是固定成員,我則是一個學期會選個幾次不帶便當、跟著大家去吃飯聊天。
2/21/2017
2/20/2017
久違的自製豆干(烤箱法)
距離上次作豆干,應該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嚇!)。這次是因為在 Costco 看到豆腐特價,於是多買了一組四塊(果然是貪小便宜的心理),打算做成香噴噴的豆干,可以加到咖哩裡一起煮。
2/19/2017
Yama Sushi
之前聽說過,本城最多的餐廳有兩種:一是泰式餐廳,另一種是韓國人開的壽司吃到飽餐廳。我以前也寫過,本城很多壽司餐廳都是韓國人開的啊,所以難得吃得到正宗的日本壽司。
熬夜了幾天之後,只想大吃一頓,所以我們去 Yama Sushi 吃午餐。這就是一家韓國人開的壽司店。
2/18/2017
跳到水池裡就能學會游泳?
今天和同事 R 討論事情,講到系上老師們對同一件事情(對於學校未來的發展)的看法分成兩派,一種是覺得要等到資源充足、各全面都準備好了再開始做,另一種則是覺得馬上就要開始做,不管三七二十一,資源和其它東西會自然找到解決方法,「反正把人丟到水裡,人就會為了求生而學會游泳。」 R 用很可怕的表情笑著說:「但也有可能就會真的溺斃了呢。」
2/17/2017
最近的廣播新聞
去年從夏天開始就一直在聽選舉新聞,從一開始覺得新奇有趣,到後來覺得好煩好膩。只好一直告訴自己:撐過選舉期間就好了。只是我萬萬沒想到,選舉完還是風波不斷,每天開車上下班收聽廣播,也因此充滿各種政治新聞。不是政治新聞不好(人就是活在政治環境中啊),也不是我不關心政治,只是聽久了真的好讓我感覺煩躁啊,常常在心裡大喊:「你有完沒完啊啊啊啊啊。」這個「你」,指的就是美國新任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2/16/2017
2/15/2017
2/14/2017
2/13/2017
2/12/2017
被誤會
我好像從小就是個受不了自己被誤會的人,就是我沒有這樣說、沒有這樣做、沒有這樣想的,但是被人認為(或直指)我如何如何的,我會非常非常不開心。那種不開心是一種傷心,受到委曲的心情大過於生氣。可以辯駁的時間當然要自清一下,也有些時候連解釋的機會也沒有,就更是會不平到哭出來。
2/11/2017
充電
偶爾參加一下研討會 (Workshop),還是必要的。從日常的工作裡抽身、換個方式想事情、讓別人來担醒自己一些被雜事淹沒的想法。這次的研討會只有短短三個小時,但是過得很充實,完全沒有讓我想打瞌睡或想分心檢查一下 email ,也學到了不少實用的技巧。
2/10/2017
真心
最近越來越常看到台灣人的用語被中國用語入侵。無論是從戲劇上學來的、網路文章上學來的,或是其它管道,總之是越來越多。什麼 XX 哥、 XX 姐的,什麼牛啊、小鮮肉啊、視頻啊、AA 制、高清啊、吃貨啊、蹭飯啊、靠譜啊、神馬啊、給力啊、立馬啊、小清新啊、不好使啊、火啊、雷人啊、估計啊,煩!死!了!而最近我非常受不了的就是「真心如何如何」。
真心是一個名詞,而不是拿來當副詞用的!
2/09/2017
2/08/2017
2/07/2017
事實?
我在國小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奇怪的幻想:會不會這個世界實際上並不是我所看到的樣子?會不會....其實被我自己的感官及大腦騙了。會不會....我覺得紅色的東西其實是黑的、我覺得甜的東西其實是苦的?但如果我的大腦從頭到尾都騙了我,我就一直生活在一個虛構的世界裡,只要這個假世界沒有被打破的一天,我就永遠也不會曉得、也不知道有什麼不同了。(會不會我現在在想的這個怪念頭也是大腦編出來騙我提?)那,會不會我聽到別人對我說的好話,其實都是在罵我呢?我不要被人罵了也不曉得啊,我不要別人眼中的我是怪人啊。…
這樣想下去簡直沒完沒了。
長大一點之後,這個怪念頭時不時還是會回到腦中。再更後來,開始看了一些哲學的書籍之後,就越想越遠越混亂了。一點也沒有解開打結線頭的跡象。
2/06/2017
2017 超級盃
我是從 2013 年開始看超級盃的(可見我的博士班生涯有多認真,都沒休閒娛樂的,連這種一年一度的大事也都不關心),這樣一路看下來也第五年了。反正沒有特別支持哪個球隊,所以超級盃就完全是找個藉口大吃大喝看電視罷了。
2/05/2017
手機拍照與相機拍照
拖了一個多月才整理去年底、今年初去華府玩的照片。以前沒有智慧型手機時,所有照片都在相機裡,現在則是分散在手機和相機裡;一比對之下,發現我還是比較喜歡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不曉得是不是手機不夠好的關係。我用的也不是多厲害的相機(Olympus XZ-1),但無論是色彩或是真實度,手機還是很難取代相機。
2/04/2017
《Canada's Worst Driver》
最近晚餐時間配的電視節目是 Netflix 上的《Canada's Worst Driver》第八季,本來只是抱持著看笑話的心情開開眼界,沒想到居然就一路看下去了。節目裡不只有各種最差駕駛的行為、也有專業教練解說和引導(連手排車要怎麼控制離合器和換檔都仔細交待原理),也有心理諮商師負責處理心理方面的問題,主持人也非常風趣又認真,難怪可以一季一季不斷製播。下面貼一段網路上的中譯版節目片段,看看這些人有多誇張。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6vg_WtPWw&w=560&h=315]
2/03/2017
2/02/2017
2/01/2017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