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爺聽到我這個欠扁心聲,所以一口氣賞了兩個颱風 ,朋友冬冬還笑問我懷念否,我真是太對不起國家民族了。
7/31/2017
7/30/2017
7/29/2017
左手香
不曉得發生了什麼事,喉嚨莫名地有腫脹感,吞嚥口水就疼痛,拿著手電筒往喉嚨照,只見扁桃腺有點紅腫。
在家當然要跟媽媽撒嬌,於是我哼哼唧唧地對著我媽嚷喉嚨痛,我媽馬上轉身就往門外走。我正以為我媽被我煩得逃離家門時,她手裡拎著兩枝左手香又走了進來。
7/28/2017
7/27/2017
7/26/2017
7/25/2017
著色月曆
去年年底在路口的小超市買菜時,拿到了一份 2017 年的月曆,內頁是空白的圖片,可以自行著色。不曉得目標群眾是給小朋友、還是給大人的著色本;我拿了一份,也上 Amazon 訂了一份彩色鉛筆,打算晚了很多很多步地加入「成人著色紓解壓力」的行列。
可是時間都經過半年還多了、七月將盡,我才終於拿出色筆,開始著色。我到底是有什麼毛病呢?等一下再告訴各位(掩面)。
7/24/2017
《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
很少有電影可以讓我趕在上映第一個週末就衝去看,除非是像《Star Wars 星際大戰》那種宗教一樣非得在第一時間朝聖不可的電影,還有克里斯多福·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導演的電影。
(各位請放心,我的電影心得一向是無雷的,敬請放心收看。)
7/23/2017
7/22/2017
第一次暑期授課結束
五個星期前才覺得要幫高中生上課非常惶恐,一眨眼也結束了。這次的經驗真是太有趣了,幾乎每天都有驚喜的感覺。
怎麼說呢,明明高中生和我授課的大學生才相差兩、三歲,可是完全就有一種「大人」和「小孩」的差別感,倒也不是智力和能力方面的差別,而是一些言行舉行上的小差異。
7/21/2017
找尋一個適合我的飲食方法
可能是因為我最近也在調整自己飲食內容的關係, 常覺得在 Facebook 上也出現了很多朋友在追尋不同飲食方法的貼文。前一陣子常看到所謂的「根治飲食」、最近又看到「生酮飲食」、「間歇斷食」等等,各有支持和反對兩方的種種意見,實在是讓人越看越覺得一頭霧水。
7/20/2017
7/19/2017
7/18/2017
角色的性別
英國 BBC 的老牌節目《超時空奇俠 (Doctor Who)》製播非常多年了,從最早的 1963 年開播第一季、到 1989 年播到了第二十六季,然後從 2005 年又開始製播,一直到現在又播了九季。因為故事線是一直延續下去的(不是重啟故事線),所以是貨真價實的「最長壽科幻影集」。
7/17/2017
為小朋友選禮物
我很好奇一般父母怎麼幫小朋友選擇玩具和衣物的,是講求實用性、還是小朋友喜歡就好、還是大人自己也想玩的?玩具要有益智或是手腦平衡發展之類的功能、衣服則是耐穿好搭配,對我來說就屬於「實用」那種;但有些玩具沒那麼實用,但小朋友就是是玩得很開心啊!比方說最近很流行的指尖陀螺、或是一坨軟趴趴介於黏土和黏液、鼻涕之間的史萊姆 (Slime),都很不實用,但在小朋友界就是流行。我常在想,小朋友的品味和大人非常不一樣,會不會大人幫小孩子選的玩具或衣物,小孩其實不喜歡呢?
7/16/2017
熱天逛 IKEA
用了將近五年的立燈壞了(害得家裡某個電力迴路短路,Lan 還跑出去電箱打開保險絲開關幾次),於是趁著週末到IKEA 採買新的燈具。
天氣這麼熱,到冷氣強勁的 IKEA 走路當運動也不錯。
7/15/2017
7/14/2017
緊急事件通知系統
校方設一個緊急事件通知系統,學生和教職員都可以上網設定通知方式(包括電子郵件和簡訊),作為校園內緊急事件發生時的警報系統。所謂的緊急事件包括火警、淹水(沙漠也是會淹水的啊)、龍捲風,還有執槍歹徒入侵、炸彈、實驗室危險物質外洩等各種突發事件、須要疏散或封閉部份校區的緊急狀況。
7/13/2017
力爭、拗(凹)、與奧
上次因為要處理帳戶的事而跑了銀行,沒想到沒處理好,最近幾天一直在跟銀行的客服講電話,講到我都要血壓高了。可是我堅持不是我的錯,所以不願意平白無故付手續費;這是一種原則問題,不是我的錯我就不吞。我覺得我是據理力爭。
剛好又看到某位台灣的同行用「拗」來形容他和服務業從業人員的互動,我忍不住想反省一下:據理力爭和硬拗(凹)的差別到底在哪?
7/12/2017
歷史 (History) 頻道的《Forged in Fire》
某次晚餐時間打開電視,看到一群打鐵匠、火爐、各種鍛造工具什麼的,本來還以為是個沈悶的節目,沒想到看了五分鐘之後就欲罷不能的一路看下去。我從此變成忠實觀眾,現在還會算著「啊,星期二了,有新的《Forged in Fire》可看!」
7/11/2017
在文章中的自稱
看到一篇有點奇妙的文章,我不認識文章作者,但從前後文推敲,應該是台灣某大學文學科系的教授。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他建議:
學生在論文中,不要啟用「筆者」、「作者」、「論者」、「譯者」之類文縐縐的詞。理由很簡單:用了這些彆扭的詞,研究生很容易忘記誰是誰。我寧可她們用「我」而不要用「筆者」。
7/10/2017
Marugame Monzo 丸亀門蔵
在雜誌上看到本城開了一家新的烏龍麵專門店,強調麵條都是每天在店裡現做的,雜誌的編輯大力推崇。愛吃麵條如我,當然是馬上衝過去嘗新了,而且在開店前就到了,等在門口。
結果在門口透過玻璃門窗往店裡張望時,突然看到櫃台上的名片架出現熟悉的店標。哎呀!原來這家店是我的愛店 Monta 老闆的新事業。進到店裡坐下,就見到從 Monta 過來的服務人員,她認出我們、也很開心地跟我們打招呼。
7/09/2017
Facebook 上的人生
每次到了週末,就可以在 Facebook 上看到滿滿的旅途和美食照片;最近台灣的學校也開始放暑假了,更是多了很多出國旅行的照片。
這就是我標題所說的,Facebook 上的人生。和真實世界的人生可能一樣或不一樣,但是每個帳號擁有者決定展現給別人看的人生。
7/08/2017
小學生的閱讀
看到表妹綺貼出女兒很開心寫著作業的事(真是個有趣的小女孩,居然會喜歡寫作業),其中有一張照片是閱讀紀錄。
某一欄是「我最喜歡這本書裡的一句話」,小女孩寫著:「霸王龍追著我們到了山丘下,河水因為大雨而暴漲,強勁的水流衝向了霸王龍。」書名是《喀嚓喀嚓爺爺的恐龍王國》,配上小女孩自己畫出來的插圖,看起來真是一本有趣的書呢。
7/07/2017
讓人發笑
傍晚在 Youtube 看了幾個短的脫口秀 (Stand-up comedy) 影片,非常考驗我的聽力。Lan 說,如果可以去現場看脫口秀,那就表示英文真的很好了吧。不曉得再過十年我會不會到達那種境界。
7/06/2017
7/05/2017
《聖戰奇兵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9)》
美國國慶日放假一天,我們在家包水餃。包水餃時不能看太傷腦力的電影,翻來翻去也不曉得要看什麼才好,差點又把《星際大戰》拿出來重看。剛好看到 Amazon Prime Video 上有 1989 年的老片《聖戰奇兵》,帥氣的哈里遜·福特 (Harrison Ford) 和史恩·康納萊 (Sean Connery) 對我放電,馬上按下「播放」鈕。
7/04/2017
7/03/2017
7/02/2017
Chicken Shack 雞翅和雞柳條專賣
Chicken Shack 是一家本城的小店,是那種標準的「牆上的一個洞 (hole-in-the-wall)」的小店。某次我在 Google Maps 閒逛、想找附近的好吃店家時發現了這家店;既然評價不錯,那就找一天去試試試吧。當我第一次站在店門口時,還有點懷疑自己的眼睛:這樣黑黑小小的一家店,就是網路上評價很好的炸物名店?
結果一試成主顧、變成固定回訪的客人了(還不敢說是常客),太久沒吃還會想念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