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天爺聽到我這個欠扁心聲,所以一口氣賞了兩個颱風 ,朋友冬冬還笑問我懷念否,我真是太對不起國家民族了。
老天爺聽到我這個欠扁心聲,所以一口氣賞了兩個颱風 ,朋友冬冬還笑問我懷念否,我真是太對不起國家民族了。
在家當然要跟媽媽撒嬌,於是我哼哼唧唧地對著我媽嚷喉嚨痛,我媽馬上轉身就往門外走。我正以為我媽被我煩得逃離家門時,她手裡拎著兩枝左手香又走了進來。
可是時間都經過半年還多了、七月將盡,我才終於拿出色筆,開始著色。我到底是有什麼毛病呢?等一下再告訴各位(掩面)。
(各位請放心,我的電影心得一向是無雷的,敬請放心收看。)
怎麼說呢,明明高中生和我授課的大學生才相差兩、三歲,可是完全就有一種「大人」和「小孩」的差別感,倒也不是智力和能力方面的差別,而是一些言行舉行上的小差異。
天氣這麼熱,到冷氣強勁的 IKEA 走路當運動也不錯。
剛好又看到某位台灣的同行用「拗」來形容他和服務業從業人員的互動,我忍不住想反省一下:據理力爭和硬拗(凹)的差別到底在哪?
學生在論文中,不要啟用「筆者」、「作者」、「論者」、「譯者」之類文縐縐的詞。理由很簡單:用了這些彆扭的詞,研究生很容易忘記誰是誰。我寧可她們用「我」而不要用「筆者」。
結果在門口透過玻璃門窗往店裡張望時,突然看到櫃台上的名片架出現熟悉的店標。哎呀!原來這家店是我的愛店 Monta 老闆的新事業。進到店裡坐下,就見到從 Monta 過來的服務人員,她認出我們、也很開心地跟我們打招呼。
這就是我標題所說的,Facebook 上的人生。和真實世界的人生可能一樣或不一樣,但是每個帳號擁有者決定展現給別人看的人生。
某一欄是「我最喜歡這本書裡的一句話」,小女孩寫著:「霸王龍追著我們到了山丘下,河水因為大雨而暴漲,強勁的水流衝向了霸王龍。」書名是《喀嚓喀嚓爺爺的恐龍王國》,配上小女孩自己畫出來的插圖,看起來真是一本有趣的書呢。
結果一試成主顧、變成固定回訪的客人了(還不敢說是常客),太久沒吃還會想念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