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2017

學生社團

去年修我課的學生,發起了一個新的社團。他本身是資訊管理和財務管理雙主修的學生,曾在和我聊天時提到,他覺得資訊管理和財務管理是兩個應該好好結合的學門,可惜學校裡都沒有這樣課程。因此,他決定成立一個金融科技 (FinTech) 的社團,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相關主題。

11/29/2017

波本酒桶熟成咖啡

上週在 Trader Joe's 買了幾款新的咖啡豆,其中包括了波本酒桶熟成咖啡 (Bourbon Bourbon Barrel Aged Coffee)。買的時候我還碎念著:放在酒桶裡就會有味道呢?因為實在太好奇,所以買了一罐。

11/28/2017

烤里肌肉

之前說到感恩節不曉得要買什麼,最後只去 Costco 買了兩條里肌肉。回家後切片,用醬油、大蒜、薑、糖、酒,醃了一天,隔天送進烤箱,就變成我這一週的午餐了。烤里肌肉沒什麼技術的,可是烤出來的味道讓我陷入一種很複雜的懷舊情緒之中。

11/27/2017

大腦是個麻煩的東西

如果說人是一種會自尋煩惱的動物,其中一個很莫名其妙的特徵大概就是會做惡夢吧。

11/26/2017

自製南瓜塔(純素)

以前讀過文章,講到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心裡的舒心食物 (Comfort Food) 也不同,並不是因為味覺上的習慣、或是什麼基因方面的關係,而是和過去的某些美好的記憶產生連結。比方說,很多美國人喜歡吃超甜的奶油軟餅乾(還要有點彈性的,和台灣人吃酥脆餅乾的習性完全不同),那是因為和他們小時候家庭記憶有關;有台灣人因為在寄宿家庭受到主人溫柔善良的對待、也因此建立了「美式軟餅乾等於愛和放鬆」的連結,所以這種餅乾也蠻成了這個人的舒心食物。

開場白講這麼長,只是要解釋為什麼我會把「南瓜派」當成一種特別的食物。其實只是因為當年在 U 唸書時,感恩節總是和叔叔及哥一家總是邀我們一起聚餐過節,每次我都在會買一個南瓜派帶去應節。所以南瓜派和過節氣氛、和美國家人產生連結。

11/25/2017

感恩節隔天的火雞

感恩節隔天叫「黑色星期五」,幾乎所有零售業者都在舉行促銷特賣。前幾天其實在網路上就看得到各種「預告」了,但是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特別想買的東西。

11/24/2017

簡易版感恩節晚餐

過去幾年的感恩節晚餐都是在 Weiss 訂餐,今年突然決定改變一下。

雖然說是要改變,但烤一整隻的火雞對我來說實在是太複雜太費力,更何況我們只有兩個人,恐怕要吃上一整個月才吃得完。

11/23/2017

《花甲少年轉大人》

前一陣子就常在網路上看到人討論電視劇《花甲少年轉大人 (A Boy Name Flora A)》,後來發現這齣戲在 Netflix 上可以收看,於是在看完《荼蘼 (Life Plan A and B)》之後就馬上接著收看。沒想到讓我看到哈哈大笑、也看到流淚;同一齣戲裡聚集了眾多好演員真是精采。

11/22/2017

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

上學路上從廣播聽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 提案,可能會推翻「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相關法規;我才在想「網路中立性」這件事之前已經吵過很多次了,下午上課時學生也突然問起我的看法。

坦白說,我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見解,所以只對學生說:「這個議題我無法下定論,只能建議你多看看支持和反對雙方的意見,再自己判斷。」這答案有說跟沒說一樣,但我覺得在我自己還不很確定的時候,還是不要隨便作答比較好。

11/21/2017

計時與記時軟體 Toggl

一直以來常覺得自己的時間莫名其妙地消失,常常覺得很忙、但排隊的事情還是很多,覺得工作時間很長、卻又覺得完成的事情很少。在「寫作互助會」寫作的同事推薦我使用 Toggl 來記錄自己的工作時間。

11/20/2017

一半傳統一半美式

兩年前參加 SW 伉儷的婚禮,我曾對 Lan 說,接下來應該會有好幾年沒機會參加婚禮當客人了吧。算來算去覺得身邊的人該結婚的都結了(畢竟我自己也算晚婚),晚輩又還沒長大成到適婚年齡。

誰知道講完這話之後,隔年又參加了一場婚禮、現在又遇上了同事兼導師 AK 再婚。世事真是太難以逆料。

11/19/2017

薄酒萊 (Beaujolais) 2017

警語:飲酒過量有礙身心健康。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小寫的 butter 關心您。
剛剛過去的週四是今年薄酒萊新酒上市的日子(每年十一月第三個星期四)。週末去 Costco 買菜時,一時興趣想找一下 Costco 是否有進薄酒萊,就在架上看到僅剩的最後一箱了,而且是知名的 Georges Duboeuf ,讓我趕緊取了一瓶抓在手上。

11/18/2017

Kumbaya

和同事們聊天時,他們通常會考慮到我是外國人,所以不會講出什麼太俚俗的話,怕我聽不懂。所以我平常和同事聊天時一直覺得蠻順利的。可是和某些同事混熟了之後,就會開始遇到聽不懂的字、或是每個字都懂,但不曉得合起來是什麼意思。

11/17/2017

大隊接力、跑步、及像蒼蠅一樣的高中時期

有一位高中同學突然在社團裡提到當年學校運動會的舊事,她提到當年運動會有一個項目是「大隊接力」,我們當年都有參上一「腳」;她最近當上了高中校長,在運動會上負責鳴槍,所以才勾起這段回憶。

當時高中校慶那天會舉行運動會,「大隊接力」這個項目每個班級都得參加,因為我們班的人數比別班少、少到都要湊不齊比賽人數了,所以無論跑得快或慢,班上每個人都得參加練習。她一開話題,大家就紛紛回應、討論起當年各種趣事。我看了大家熱烈的討論,心裡只是苦笑,因為我從小到大就是運動不在行、跑步特別差啊。

11/16/2017

電梯對話

搭電梯時,如果正好站在按鍵前面,總是會順口問其它人:「到幾樓呢?」也常遇到別人會問我:「幾樓?」

我通常是說「哪一樓 (which floor)?」但也聽過人說「什麼樓 (what floor)?」心裡不禁懷惑,哪一個才是對的?

11/15/2017

失物招領

我的辦公室裡莫名其妙多出了一隻水瓶,也不曉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應該是某個學生來問問題之後留下來的。我也沒放在心上,總覺得遺失的人自然會找上門。可是一天、兩天也過去了,還是沒有人認領。

11/14/2017

困難或簡單

下午有學生來問問題,是下週要交的作業。他說他已經做完了,只是想和我確認一些小地方。

他一邊打開作業,一邊對我抱怨說:「這次的作業好難啊!」
我微笑答:「難?都做出來了,哪裡會難呢。」
他想了兩秒:「妳說得沒錯,這麼說來,這個作業的確是不難。」
真是個容易被說服的小孩。

11/13/2017

促銷的手法

在信箱裡收到學校附近一家漢堡店 Smashburger 的廣告,想來是我某次曾經在店裡留下電子郵件信箱吧。幾次和同事一起午餐時,他們都很喜歡選擇這家店用餐,一來是速度很快、二來是憑本校教職員證件用餐就可以打九折。

11/12/2017

共時性的極致

週末中午照例去Weiss 吃早午餐。一邊吃東西、一邊很沒形象地和 Lan 大聊特聊這一週學校裡發生的事、聽到或看到什麼新聞事件、網路上各種奇奇怪怪的新聞或網民留言等等。我還蠻常在這裡用力講學校裡發生的事,因為在這家小餐廳見到的老客人通常就是這些人、也不見學校裡的同事,感覺很安心。(更何況我們講的是中文,通常只有人名會是英文。)

可是 Weiss 是本地知名餐廳,同事們又大多住在這個週邊小市,理論上應該會「總有一天」遇到同事才對。

11/11/2017

台灣來的粉絲

朋友便便到本城開會,剛好遇到週五學校放假,也是他行程的最後一天,所以約了一起吃飯。和他大概有超過二十年沒見了吧?雖然幾乎每天都在噗浪上見得到訊息。

餐後送他去本城最大的暢貨購物中心採買,我們也就順路到附近的Costco 的「商業中心」(Business Center) 逛逛。

11/10/2017

蹠骨疼痛

前兩天下班脫下鞋子之後,突然感到前腳掌的地方一陣疼痛,每一步都有刺痛感。怪的是,在學校時並沒事,是回到家才開始痛,也不曉得是怎麼一回事。想到前幾天同事講到「足底筋膜炎」的事,不禁懷疑我是不是也有了一樣的毛病。可是足底筋膜炎通常都是腳跟的地方痛,應該不是前腳掌哩。

網路時代就是什麼都可以上網查。我 Google 了一陣子、搭配圖片說明,覺得我的症狀比較像是「蹠骨疼痛」(Metatarsalgia)。

11/09/2017

新婚快樂

奶油雞是在噗浪上認識的,因為名字很像(只比我多了一個「雞」字嘛 ),網路上聊久了也有了真感情(?)。所以當她要來本城結婚時,我自然是非常地為她開心。

11/08/2017

甜餅乾

下課後,某學生拿了一個盒子靠近我,打開來,裡頭是一堆甜餅乾。
他說:「這是我女朋友做的,請妳吃。」
我抗拒了一下:「可是我不應該吃甜食…。」
他又說:「沒關係啦,我女朋友自己做的耶。」
我就屈服了。

11/07/2017

關門或開門

剛拿到這份工作、有了自己的辦公室時,總是順手就把門關上,與世隔絕得很徹底,雖然每天都到學校上班,但每個星期只有公告的「辦公室時間 (Office Hours)」會把門打開,等待學生上門問問題。

當時看到其它同事會拿到小石頭之類的東西擋在門邊,讓門開著一條小縫、讓別人知道這個人其實是在辦公室裡的,但是又不至於大門洞開。一開始我也模仿他們,買了一個小門擋來用,人在辦公室裡時就讓門留著一個小縫。現在想想,這樣的行為還蠻多餘的。如果是怕別人打擾,留了一個纄還是會有人會來敲門、如果是歡迎別人隨時來敲門,那為什麼不乾脆把門打開呢?

11/06/2017

往回看

年輕時候的我,很容易因為某些小事就在心裡面默默對某些人扣分,非常自大。比方說,我很不喜歡某個女生 A ,所以當我發現 B 喜歡這個女生時,我會在心裡把 B 這個人扣五十分,就覺得這個人沒眼光、只懂得看表象,一點都不曉得 A 這個人心機重又草包又善妒又投機取巧…,俗話說「物以類聚」,又說「臭味相投」嘛,所以 B 這個人一定也沒什麼水準。

11/05/2017

第一次當貴賓,在 Bacchanal Buffet

去年在本地的公共廣播捐款活動中收到一份贈品,是本城知名飯店凱薩宮酒店(Caesars Palace)裡的自助餐廳 Bacchanal Buffet 的兩人份餐券,上面還註明是「貴賓等級」。放了一年也快過期了,於是兩週前趕快打電話訂位、趁著過期之前兌換使用。

所謂的貴賓,是在進場和等候帶位時都不必和一般客人一起排隊,可以快速優先進場、就座,在桌子上還會被擺上一個牌子(就是篇首的照片),讓服務人員知道我們是貴賓。其實自助餐廳就是自行取用各種餐點,所以就座之後其實就感覺不出來「貴賓」和一般客人的分別;但是可以跳過門口長長的人龍直接進場、入座,感覺還真是「備感尊榮」

11/04/2017

痛苦並快樂著的球迷

小時候會跟著爸爸在週日早上收看美國職業籃球 (NBA) 比賽,當時也不懂得什麼支持某一個球隊、成為球迷。中學到大學時期則是身邊很多同學都在看台灣的職業棒球、也都有各自支持的球隊,我也沒成為特定球隊的球迷。我就和大部份的台灣人一樣,永遠只是國家代表隊的忠實球迷而已。開始和 Lan 一起看賽車時也沒有特別的喜好,直接接受和他支持同樣的車隊就是了。

到了美國唸博士班,才開始見識到大學各種體育競賽風行的氣氛,也受到感染而成為美式足球隊的球迷(奇怪,我怎麼沒成為籃球隊或體操隊的迷呢?),畢業後仍然按時收看比賽、球隊到本城比賽時也特地前去參加球迷活動。這好像是一種文化現象?就連我的同事們也都繼續支持著他們母校的球隊,閒暇聊天時也會提到各自球隊的成績等等各種話題。

11/03/2017

角色對調

學校為新加入的教員們設計了一個「導師 (Mentor)」的制度,每個菜鳥都會分配到一位資深同事作為導師。通常導師也沒做什麼,就是安慰一下緊張兮兮的菜鳥、偶爾讓菜鳥問問題等等。這個制度剛好是我報到那年才開始的,算一算也好幾年了。

11/02/2017

舊衣服

本來在想:為什麼好穿的衣服都是舊的,而且都是舊到快破了、快爛的那種舊?每穿一次就要擔心會不會這次就把它穿破(或洗破)了。

後來認真一想,覺得這個問題就不定是倒因為果了:某些衣服太好穿了,所以才會一直穿到快破了還捨不得丟掉,每次伸手拿衣服(或褲子)時總是忍不住還是拿同一件。

11/01/2017

萬聖節

不知道為什麼,覺得今年的萬聖節氣氛特別淡薄,也不曉得是不是本城一個月前發生過重大的槍擊案,所以大家都沒有心思過節了。就算是上課日(通常萬聖節都會在週間),往年也會在學校裡看到很多人扮裝,今年卻是很少見。